目录
中国乐派专栏
“中国乐派”要懂中国乐理 要培养中国乐感刘勇;5-9
中国音乐大典数据库的设计开发与应用马英珺;10-14
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
“非遗”传承、文化建构与身份认同——关于中国传统音乐话语体系内在机制及功用的几点思考杨民康;15-25
作为“礼仪”的歌唱——壮族对歌的制度性展演朱腾蛟;26-35
岷江上游地区阿尔麦人的社会结群方式——以黑水县木都村的座山会仪式音乐为例丁博;36-44+61
借鉴 突破 探寻——音乐理论话语体系构建语境下的聊斋俚曲曲牌[耍孩儿]本体分析路径刘楠;杨乐;董蕾;45-54
城市化进程中科尔沁长调民歌的传承与重构张天彤;关诺敏;55-61
伽倻琴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创新性发展——以金震先生艺术活动为中心崔玉花;罗旋;62-66
乐器学专栏
音乐博物馆叙事与可持续发展黄虎;67-72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管乐器制作与演奏体现出的相关问题探讨杨琛;73-80+101
破立之间——新中国民族乐器材料、工艺应用与观察高舒;81-87
乐器制作之“感”——新疆哈萨克族冬不拉制作工艺中的感官认知
李萌瑜;88-101
古代音乐史与近现代音乐史
“声无哀乐”论证中的几个问题刘承华;102-109
历史分期与音乐断代史研究——《近现代武汉的音乐生活》撰写的前提思考
田可文;110-118+147
周敦颐“淡和”音乐观再识袁建军;119-124
徐渭戏曲思想中的“自然人性论”——以《四声猿》为例安晶;125-129
从涓子到李贽——“三‘心’一线”之古琴美学史意义毛睿;130-134+158
唐代帝王音乐创作研究曹晓旭;135-142
作曲理论与作品分析
中文音乐剧适应性发展路径分析王颖晖;143-147
话语分析——不同研究视角下的陈其钢郭茹心;148-158
梁雷弦乐四重奏《戈壁赞》音高组织分析何中润;159-171
音乐表演
音乐剧的角色化演唱——以《爱·文姬》女主角为例李涛;172-175
胡琴重奏教学目标及技术要求探究谭蔚;176-179
书评与述评
2000—2017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述评
冯长春;180-199+208
百年中国专业民歌演唱艺术纵览乔邦利;200-208
中国音乐学院举办“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建设论坛”系列活动二2
《中国音乐》第三届音乐学硕博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通知209
稿约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