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题栏目:中国乐派
我的二胡人生与感悟 王国潼;5-13+29
中国乐理的十个基本概念 杜亚雄;14-22+39
从音乐角度审视戏剧——歌剧《兰花花》的创作与思考 张千一;23-29
以哲学的思想思考文化复兴背景中的中国声乐教育 王士魁;30-34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
为民歌正名——兼谈民歌的传承、传播与发展 樊祖荫;35-39
疑惑与解疑——音乐学教学与科研中的“问题意识” 伍国栋;40-46+83
国家话语:“文化政策”介入下的传统音乐 魏育鲲;47-54+67
关于中国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赵书峰;55-60
国家在场与仪式歌唱——中越跨界壮—岱/侬族群“乜末”仪式的社会变迁 凌晨;61-67
从“歌唱互动”到“口唱史诗”——当代语境下台湾泰雅族Lmuhuw的转型 凌嘉穗;68-75+104
“一带一路”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巴基斯坦藏族后裔的跨界研究为例 银卓玛;拥巴;76-83古代音乐史与近现代音乐史
《溪山琴况》的演奏论主旨 刘承华;84-96+145
西周宫廷乐官的册命与职能——“师”类职官历史渊源探究 胡雅静;97-104
易县燕下都出土乐器编列研究 贾伯男;105-113
魏鼓声声 胡风烈烈——云冈石窟乐器图像中的鼓 吴巧云;姬红兵;114-123+132作曲理论与作品分析
大小玉珠脆 锣鼓闹新经——析琵琶四重奏《仓才》的音乐特色 石芳;124-132
诗乐同构 境韵相融——《摩诘诗意》(木管五重奏)创作札记 张智军;133-145艺术管理
魂兮归来——当今音乐考级的问题与对策 杨帆;陈霏;146-150
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朝霞;151-158书评与述评
比较音乐学柏林学派方法论回顾 吴艳;159-165
源于田野,精耕细作——评黄虎《悲情嘛簧 灯影人生》 潘捷;166-170+187
埃利奥特新版《音乐教育哲学》的“和合”观刍议——西方音乐教育哲学的“东方化”趋势 舒飞群;171-175
我国的第一部曲式与作品分析教材——陈洪先生的《曲式与乐曲》(1940年)研读 丁好;176-180
乐·图·文历史性对话——中国音乐图像学会第四届年会暨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首届艺术史研讨会综述 丁同俊;181-187
“中国与匈牙利民歌的亲缘关系研讨会”述评 施艺;188-192
王黎光院长出访美国全面推动全球音乐教育联盟校际合作 牟笑飞;2
紫禁城室内乐团建团十周年系列活动 郭陶;193
稿约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