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题栏目:中国乐派
乐由心生——浅谈我的创作及创作理念 施万春;5-10+173+209
情与理的博弈 高为杰;11-18+209
谈《枫桥夜泊》的写作 徐振民;19-25
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
由音乐符号线索追踪到“隐喻—象征”文化阐释——兼论音乐民族志书写中的“共时—历时”视角转换 杨民康;26-34+40
图瓦民歌的词曲结构及其文化隐喻 哈斯巴特尔;35-40
越南母道教“上童”仪式的音乐、性别与认同 凌晨;41-46+131
锡伯族音乐与舞蹈跨域反哺研究 尹爱青;刘江峡;刘畅;47-54+78
广东音乐与潮州弦诗多声形态之比较研究 王硕;55-58
岫岩祭祖仪式用乐特征及其渊源 冯志莲;59-78
论南音洞箫的传承与改良 王珊;马晓霓;79-82
从歌讲到过山声——六甲人的音乐观之一 焦玉廷;83-90+126
古代与近现当代音乐史
被误解的角调 李玫;91-97
五弦琵琶谱中【小】字的再研究 温和;98-110
音乐图像研究中文献应用之思考 刘晓伟;111-116
传统与创新的调谐——《新朝鲜》杂志中的朝鲜音乐景观(1950-1970) 关冰阳;117-126
魏晋至南朝宋齐阮咸类琵琶与文士之关系 陈岸汀;127-131
虚静·希声·有无——以“大音希声”为例谈中国的音乐之道 何军;132-137
周代吴越音乐二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马国伟;138-147
箕子对古代中朝音乐文化交流的影响 林大雄;148-151
作曲理论与作品分析
和声功能沉思九章(下) 赵宋光;152-165
秦文琛《向远方》(上)持续型织体化乐思及简约主义倾向 周强;166-173
音乐表演
放歌新中国——1949-1956年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成就 郭克俭;174-180+194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内涵及演唱研究 杨力耕;181-185+208
中国传统文化标识在中国原创歌剧中的应用 陈卫;186-190
艺术管理
中国音乐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刘恩娜;191-194
书评与述评
东西共南北 海峡连两岸——“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五届年会”学术述评 杨殿斛;王玥;195-202
“说”唱的艺术——近年来曲艺表演与创作述评 陈爽;203-208
中华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项目阶段成果中期检查评审会 2
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阶段汇报 2
稿约 210